前段时间,我们写过长高、生长激素、性早熟的话题,当时那几篇文章下面,很多家长不约而同地提到同一个测试:骨龄检测。担心孩子身高不正常,去医院做个骨龄检测。怀疑自己孩子性早熟,也做个骨龄检测。现在家长都不急着查微量元素,不查骨密度,改成查骨龄了吗?骨龄检测真的能测出这些问题吗?

眼瞅着这又是一个在家长圈里流行起来的高科技。那么它到底靠不靠谱呢?
01、骨龄检测的概念是不是伪科学?
骨龄检测还真不是伪科学。人长到多少岁,身体能随之发育到什么程度,大部分宝宝都是一样的。可是总有宝宝两者不同步。那宝宝实际上身体发育到了什么程度?除了看常规的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就是看骨龄。
骨龄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的年龄,它是指骨骼的成熟度,具体包括骨骼的形态、结构、数目、大小及相邻骨骼间的相互关系等。骨龄检测,是美国儿科协会认可的儿科医生常用工具。权威盖章,必须的靠谱、正规!

02、测出骨龄是多少岁,意味着什么?
测骨龄过程很简单,就是给宝宝左手正位拍个X光片,几分钟就完事。这一步没啥技术含量。重点在后面,读片。
医生主要根据《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人工读片分析(有的地方已经计算机读片),算出骨龄。你可以笼统地理解成,医生把宝宝X光片和标准图谱对比,接近哪个,就是几岁。
因为是人工分析,医生的专业度对准确性影响很大。所以,一些小机构测的结果就不一定准哦。

手的骨骼发育示意图(图源:Schmitt and Lanz 2008)
这样算出来的骨龄,再和真实年龄比较:
骨龄和年龄差在1岁内&m正常。
骨龄>年龄1岁,不超过2岁发育提前。
骨龄<年龄1岁,不超过2岁发育落后。
骨龄<年龄2岁以上发育异常落后。
骨龄>年龄2岁以上发育异常提前。
像文章开头两个妈妈的留言,一个骨龄偏小0.9岁,一个骨龄提前了4个月,都属于发育正常范围,不用那么焦虑。实在不放心可以定期去测骨龄,跟踪变化,但不需要治疗。
03、骨龄检测能看出来什么?
1、量化表征发育水平
骨龄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宝宝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生长发育水平,看宝宝是正常,还是提前发育,提前了多少,还是发育滞后,滞后了多少。
2、预测宝宝能长多高当骨骼的软骨层消失,就是常说的生长板闭合的时候,孩子就会停止长高。

图源:apsubiology.org
X光片中能看到软骨的矿化程度,以此判断到什么时候停止生长,预测宝宝成年后的身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预测会有一些误差:
对于发育延迟的儿童,预测值通常偏高,最终身高更低。对于发育提前或正常的儿童,预测值通常偏低,最终身高更高。对女孩的身高预测,通常比男孩的更准确。
3、辅助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像生长激素缺乏儿童,骨龄常常落后。而性早熟儿童,骨龄常常提前。
4、指导生长发育临床用药和治疗效果的判断比如性早熟儿童需要通过定期评估骨龄,指导用药量的调整。
5、其他预测女宝宝以后例假初潮年龄。用于法医学判断特定个体的年龄,作为是否定罪的依据。用于对运动员、舞蹈等专业人才的选拨。
04、什么情况下需要去测骨龄?
发育正常的宝宝,可以把它当作和视力、口腔检查一样的常规检查去做,也就是3岁以后,每隔1-2年测一次骨龄。过高、过矮、过胖的宝宝,比如比同龄孩子身高差出10cm以上,或生长突然缓慢、突然加速,尤其需要去测一下骨龄。
测过骨龄,医生判断处于异常状态的宝宝,每3~6月测一次,跟踪变化。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骨化中心还没有出全,除非是怀疑有重大疾病需要的时候进行监测,否则不建议常规监测。

骨龄图源:AAP插
tip:去拍这么多次X光片,会不会有辐射问题?拍1次骨龄片的辐射量只有0.00012mSv,相当于晒了20分钟太阳,可以忽略不记。
05、什么因素会让骨龄提前或者落后?
除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外,很多疾病都影响骨骼发育,使其提前或落后。导致骨龄提前的因素:对儿童来说,导致骨龄提前的主要原因是性类固醇暴露和肥胖。
1、生长发育甲亢、性早熟、肾上腺过早、其他生殖相关肿瘤、脑肿瘤和畸形(导致性早熟)。
2、营养过剩,肥胖
3、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
4、综合症家族性男性性早熟、McCune-Albright综合症等。导致骨龄落后的因素:主要有生长发育紊乱、营养不良、药物治疗、非生长发育慢性病、综合症几个原因。
1、生长发育: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症、性腺机能减退。2、营养不良由于疾病而无法增加体重;骨矿化不足。3、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4、非生长发育慢性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肝病、严重哮喘(可能是由于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厌食症、忽视和虐待。5、综合症13、18和21三体综合症、特纳综合征等。

06、有什么生活习惯会影响骨龄吗?
有家长担心弹琴类手指运动会不会影响骨龄。过量运动可能引起骨骼变形,但适当运动能提高骨骼质量,而不会让生长板提前闭合。生活中真正容易影响骨龄的是生长发育和药物。营养过剩导致的儿童肥胖的患病率增加,已经使骨龄普遍轻微提前。
所以,少吃油炸、甜食,少喝十全大补汤,不要小小年纪就开始油腻。少看某音、某手上的少儿不宜,长期刺激也会生长发育紊乱。对于哮喘、过敏类的孩子,一些激素类药物,不要私自用,乱用,不听医生的随便停用。最后,老习惯,敲黑板复习一下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