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同学们能够上清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们的父母。
今天我们聊聊孩子的教育,拼的就是爹妈,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挺震撼的,让我们感受一下老师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的意思是说,你的父母和你的家庭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你的家庭氛围,你所能接触到的眼界见识,而这些是你能够考上清华的原因之一,而且很重要。
那是不是只有那些高知家庭、经济条件富足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呢?那不一定,经济基础可以满足物质需求,但是学习环境、家庭氛围以及孩子所能接触到的眼界和见识,并不是只能靠金钱才能满足。
换句话说,能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要看父母为孩子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父母的本身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孩子的教育,拼的一定是爹妈。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就是特别普通的工薪阶层,给不了孩子太多,怎么去跟别人拼?大部分家庭其实都是普通家庭拿什么拼?是钱吗?需要钱,但是钱不是核心,而是作为父母的你,除了北大清华之外,还有很多一流的大学进985、211也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把孩子培养教育好才能够实现这个期望。那么,如何培养如何教育呢?离不开家长,这就是教育的真相。
我们来继续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相?
陪伴是心理健康的根源
陪伴不是陪着,更不是监督,而是要做到有效的陪伴和高质量的陪伴。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开始逗宝宝开心、讲故事、一起学习、一起学爬、一起学走、一起看书,一起玩玩具、一起郊游、一起旅行。在整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和母亲一直都在陪伴,那么孩子感受的是爱,得到的是安全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放手是成长过程中的动力,大包大揽,事事操心,养不出独立的孩子,更多的是白眼狼任性和遇到困难就怂的人。
有些家长会狡辩说,我是在保护孩子,或者说我只是在建议提示。而我想说的是,当孩子把保护和提示变成一种依赖的时候,除非你有条件保护提示孩子一辈子,否则你的做法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阻碍。
原则是规矩养成的标准
有不少的家长其实挺没原则的,相信应该有很多人赞同,简单来说,父母如果事事没原则,那么孩子一定是任性的,对任何规矩都不会放在眼里,更不会去遵守,那么我去想想这样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
学习是一种习惯
无论学习的是什么,但学习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一定是从小养成的,不是你想什么时候有他就有,学习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探索是思考是规矩,而这些元素让孩子形成了学习的习惯。
榜样是孩子的学习力量
所有的家长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接人待物的方式,看待金钱的观念以及道德品质。这些都是从家长身上模仿形成的。这句话说一千道一万,可是很多家长依然是只听不做,养育孩子靠的是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这就是教育孩子的真谛,既复杂也简单,能不能做到是要看家长是否能够真正的付出。
教育孩子拼的就是变化,这就是不争的事实,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