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你也听说这个消息了:在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下午三点,我院还正沉浸在拆礼物的兴奋中,你没猜错,就是为明天过节准备的……三孩政策放开后,同胞兄弟姐妹对自闭症孩子的影响;生三胎时,父母的年龄相对比较大,会不会造成自闭症孩子风险增加;头胎是自闭症,二胎、三胎是NT孩子的概率;……
自闭症家庭要不要生三胎
还可以思考以后生几个孩子呀!自闭症家庭该不该生二胎、生三胎,相信这是很多自闭症家庭从孩子诊断后就出现但却难以下定决心的挣扎~
对此,同样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卢莹给出了这样的思考:如果老大没有自闭症,仅考虑家里的经济压力,精力分配等问题,你会不会生?

一个家庭的核心应该是爸爸妈妈,父母的人生道路要怎么走,虽然要考虑对孩子的影响,但不要把孩子作为核心考虑因素。我们带着孩子走,肯定不会让孩子吃亏。但是特殊孩子作为弱势群体的一员,以他们为核心处理问题,有可能会拖垮整个家庭。
如果权衡了多方面因素,父母想要生二胎,那就去生,不要因为孩子的自闭症,就做出很多改变你人生方向的选择。
很多家长会因为害怕二胎也会是自闭症,而犹豫不决。确实二胎有这样的风险,但人生中没什么毫无风险的事情,就像结婚可能离婚,工作可能失业,如果要生二胎就要做好迎接风险的心理准备。

除此之外,不少家长也会思考,生二胎对老大的影响是好还是坏?
这个问题并没有确定答案。但二胎势必会分走一部分父母在老大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我看到有的家庭,老二带动了老大的发展,两个人相亲相爱;也有的家庭生了二胎后,父母的精力被分散,对老大照顾不周,甚至直接把老大送回了老家,交给爷爷奶奶照顾。
但健康的二胎会给父母本身带来很多积极影响。很多父母在生了健康的老二后,终于体会到了普通人家里,为人父母的幸福,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如果要生二胎,家长还会遇上一个绕不开的难题,这也是我身边很多二胎父母最担心的事情,那就是如何避免,自闭症哥哥姐姐给老二的人生造成沉重负担,这个问题就需要各位家长自己寻找出路了。
二胎如此,三胎也是一样。自闭症孩子可能会作为家长的一个考虑因素,但绝对不能成为唯一的决定因素!
不过,给出以上回答的卢莹本人,自己并没有生二胎,对三胎也没啥兴趣。
国家开放三胎,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国家开放三孩,其实是给了大家选择的权利,反正又不会有人盯着你运动,强迫你造人,生和不生都是自己说了算。
只不过,有了这个令箭,想要崽崽的就可以稍微放飞一下啦~不管怎么说,怎么着都比不让生却想生,生出来还要罚款强,对吧?

在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的后台,关于自闭症家庭兄弟姐妹的文章有很多,想要放飞的小伙伴戳标题阅读,相信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做准备。
为什么现在的女性都不想生孩子?
小说《82年的金智英》完美回答了这个问题。金智英出生在平民家庭,像所有普通女孩一样上学、长大。
入职后,她的工作表现明明很出色,可到头来升职的却是那些能力不如她的男同事,只因她是女人,可能要结婚、要休产假……
婚后,在长辈和丈夫的催促下,她生下了女儿。休完产假后,面对孩子没人带只能辞职的现实,她委屈痛哭。
丈夫安慰她说:“我会帮你的,放心。”她忍不住崩溃:“帮我做家事、帮我带小孩、帮我找工作,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
“生孩子失去的是我的青春、健康、职场、朋友,还有我的人生规划、未来梦想……但是你呢?你又失去了什么?”
为母则刚,是世上最扯的鸡汤
每一个看似正常无比的妈妈,都曾无数次在深夜里流过眼泪。
网上看到一段话:“从小觉得最厉害的人就是妈妈,不怕黑,什么都知道,做好吃的饭,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哭着不知道怎么办时只好找她。
可我好像忘了这个被我依靠的人也曾是个小姑娘,怕黑也会掉眼泪,笨手笨脚会被针扎到手。

是什么让她变成了这样,是爱?还是岁月?”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都不是,是你那个不成器的爹。”
整个世界都在教女性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却没人告诉男性,如何才能真正撑起一个“父亲”的称号。
张歆艺曾对袁弘“表白”。她说,她是一个没有根的人,在孩子出生后才有了归属感。

科学前沿:家有兄弟姐妹,可以促进自闭症孩子的发育!有一个患自闭症的兄弟姐妹,普通孩子会经历什么?
和自闭症兄弟姐妹一起长大,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妹妹亲述:我的哥哥重度自闭症,今年33岁,过得还不错——拥有一个普通孩子,到底能带给自闭症家庭怎样的改变?
有人说:每一个被冠名“母亲”的女人,从怀孕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遭受诸多磨难;从走进产房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死神盯上。
其实,女人从来不怕生孩子的苦,她最怕的是,我九死一生,你却云淡风轻,我受尽折磨,你却漫不经心。
生育是一项权利,而不是一种义务。生孩子需要勇气,不生孩子也需要勇气。
杨澜说:“女人不应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或社会平等指标里的数字,她的价值不是看她做到什么职位,赚了多少钱,生了多少孩子,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拥有充实丰盈的人生。”
人生的最终目标,不在于养育与否,而在于选择背后的坚持,以及开拓幸福的能力。希望有一天,所有女人都不再被“生育”绑架。无论是否生孩子,无论是否成为完美妈妈,都能甘之如饴,活出丰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