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治疗医院,亲子关系差,厌学叛逆怎么办?近年来,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网上各种新闻是屡见不鲜。据WHO估计,全球大约有20%的儿童青少年存在心理行为问题。而在中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大约为为20-30%,其主要表现为不愿沟通、人际交往困难、缺乏自信、厌学叛逆、离家出走、自伤甚至自杀等。

为什么孩子的心理问题日益频发,家长又该如何面对解决呢?别急,今天说的或许可以帮助心急如焚的家长们!
一、孩子不愿沟通,怎么办?
1、你家的孩子有这种情况吗?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父母总想把所有的爱和关心都给孩子,可有时候就是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家长想多问几句,孩子就嫌你烦;想和孩子多亲昵交流一会,可孩子却爱搭不理;
孩子胆小内向,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和大人说;孩子不愿听父母讲话,有时还会有“攻击”行为;父母一旦教育,孩子只会用“哭”来逃避。
2、家长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在《妈妈是超人》中,黄圣依也遇到了和很多家长一样的问题。孩子安迪跟自己不亲近,她不知道如何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于是求助心理专家。
心理专家让黄圣依和安迪一起做一个沙盘游戏。一开始,黄圣依就把沙子一分为二。但是安迪看到后,摆上自己的玩具,小心翼翼地把沙子连在一起,并且在底部建立起一堵围墙。

心理专家从安迪的举动看出了他内心的真实世界:安迪其实是在向黄圣依表白,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想多多靠近妈妈一点。但他自己内心又缺乏安全感,所以才建了围墙。
事后,专家建议黄圣依多陪陪孩子,多表扬孩子,不要用命令或者否定的沟通方式去交流,否则关系会越来越恶化。在心理专家的建议下,黄圣依换了一种方式和安迪沟通,安迪也逐渐和黄圣依亲近起来。
为什么一个沙盘游戏,就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呢?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内向胆小、情绪不受控、有攻击行为、焦虑多动等,可以带孩子去深圳泊恩做一个沙盘游戏。这样孩子既不会抵触,家长也能清楚了解孩子的想法,心理专家还会给出具体建议和指导,帮助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二、青少年厌学叛逆,问题出在哪?
各位家长肯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的孩子原本乖巧听话,但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变得顽皮叛逆,不愿意去上课,甚至和事事和家长反着来。
其实随着学生年龄、阅历、经验的增长,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学生在心理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驱动情绪产生的大脑边缘系统在快速发育,而负责提供合理判断和冲动控制的前额叶皮层神经网络,却慢了半拍发育。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再一个,如今青少年的学习压力,不比我们上班族的职场压力小。他们学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下课是写不完的作业,周末是成套的习题,每个月是考试排名更是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身体发育的变化和学习竞争的压力,本就让人难以承受。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一味地只看成绩和排名,没有正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在各种重压和逼迫下,上学成了最痛苦的事情,毫无乐趣可言,孩子对学习越来越厌烦,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青少年叛逆时期,拒绝沟通、厌学成性或沉迷网络,先别急着指责孩子。建议家长陪同孩子去做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评,心理专家会与孩子1对1面诊,从根源上解剖孩子叛逆难管的原因,并给予专业的调整和改善方案指导,引导孩子正确度过青春期。
三、亲子关系差,到底是谁的错?
《少年说》这档综艺就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种种隐痛。连日常食物都无法自己选择的初二男生,站在天台上,大声说出自己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的时候。

妈妈只笑着说“你看你现在长得这么帅气,就是因为妈妈让你吃了那么多苹果和鸡蛋”。四项全能,全校第一的学霸女生,哭着对很少夸赞自己的妈妈喊出“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我跟你说过了,我不适合用激将法,那样只会不断打击到我”。
妈妈还是坚持己见:“你要不打击,你可能会有点飘。”当孩子渴望得到倾听时,父母却不以为意;当孩子给予全部的信任时,父母却给了否定的反馈;
当孩子沮丧恐惧,想要得到安慰、鼓励时,父母的言语却尽是责备与不满。
中国的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之间,就如同存在一面“透明的墙”。双方都在声嘶力竭地表达自己,却好像处于完全不同的空间,互相听不到对方真正在说的话,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导致父母与孩子渐行渐远,亲子关系受伤。
如果你觉得自己和孩子之间关系越来越差,双方无法互相理解,那可以去做一个亲子关系测评。心理医生会充当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桥梁,教父母学会倾听和理解,教孩子学会正确表达,帮父母和孩子缓和亲子关系,重新建立信任。
四、压力大到爆炸,如何调节?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固然得重视,但成年人的情绪压力也不能忽视。因为稍不注意,情绪的深渊可能就会把人吞没。
前段时间,一朋友就因为压力太大被诊断出抑郁。刚开始听他说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毕竟在旁人眼里,他属于名校毕业、工作高薪、婚姻美满的“人生赢家”。
但看似完美的表象下,朋友的生活早已千疮百孔。薪水虽然不错,但天天熬夜加班;好不容易的双休,也被各种工作占用;兢兢业业等着晋升,却被一个所谓的“空降”抢了职位。一家老小,全都指着朋友一个人养活,他身心俱疲。
压力太大的那段时间,朋友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甚至有时候就想冲进车流完全解脱。好在朋友还保持着一丝理智,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做了心理疏导,倾倒所有的压力。
如果你发现自己压力太大,抑郁焦虑、失眠无助,建议做一个情绪压力测评,让心理医生助你释放了负面情绪,帮助你从人生低谷走出来,重燃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