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幼儿期比较容易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现象,主要是出现头竖不起来、6个月还不会翻身、不会抓东西等。若婴儿期有明显的运动异常,如四肢僵硬、某一肢体不能移动,或到幼儿期运动发育迟缓仍无明显改善,则可能存在终身运动异常。>>>西安儿童发育迟缓医院排行榜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1、出现产程过长、窒息等脑损伤的情况。
2、先天缺陷造成的,比如肢体畸形、残缺。
3、脊髓肌萎缩症属于遗传性疾病所致。
4、出现周围神经损伤或者是肌肉系统病变都会导致这种情况。
5、出现染色体疾病的时候,还会出现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6、遗传代谢性疾病。

儿童发育迟缓的早期表现
早期发育迟缓并不明显,很难发现,有些迟缓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跟上正常的发育水平,如一直存在落后现象,应引起重视。
1、宝宝在3个月之内出现哭闹和易惊的表现。
2、宝宝哭声比较尖锐,或者是哭声无力。
3、宝宝三个月的时候还不能抬头。
4、宝宝在四个月内不能玩手。
5、宝宝6个月还不能翻身,不能主动抓取玩具。
6、宝宝8个月还不能坐下,不能用手指取东西。
7、孩子10个月还不能爬,不能用双手拿物对敲打。
8、宝宝已经12个月了还不能站立。
9、宝宝15个月还没有走路的时候,意识就不能叫“爸爸、妈妈”
10、宝宝2岁还不会跑,不会自己喝水,也不会用汤匙自己吃饭。
11、宝宝2岁半还不会跳,还只能叫“爸爸,妈妈”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1、抱姿训练
主要用于改善异常的肌张力,缓解躯干后仰,下肢伸直、内收、剪刀形,不同类型的婴儿可以有不同的抱姿。
如果小孩能抱住训练员脖子,并且躯干控制能力较好时,可用一只手托住小孩的臀部,并将两腿分开,放在训练员一侧髋部前后。
如果小孩不能抱住训练员脖子,并且躯干控制不好,可用一只手扶住孩子的肩膀,另一只手扶住臀部,把他的两条腿分开放在训练员的腰髋两侧。>>>儿童发育迟缓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妈妈用这招轻松应对!
2、进行头部稳定性的训练
也就是训练宝宝头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发育缓慢的宝宝发展抬头动作,缓解颈部僵直。让孩子躺在楔形垫或枕头上,屈肘,前臂着床,肩肘同一条直线,训练孩子坐在孩子的一侧。
如儿童头部不能抬起,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抚其肩部,另一只手轻抚其肩膀,也可以用鲜艳的玩具在头前及两侧晃动,诱导其向前、侧向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反应。

3、坐位稳定性训练
提高坐位稳定性,改善异常的肌张力和非坐姿,如直接拉直的姿势。把婴儿俯卧位,双手支撑抬起、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宝宝慢慢从仰卧拉到坐位。
4、翻身训练
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的同时,还可以发展翻身运动。对于不能翻身的儿童,在仰卧时,将下肢翻动侧屈,并协助屈曲腿带动身体转动,或握住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转。
5、爬行训练
用来发展婴儿爬行运动,改善儿童肌张力异常。以儿童肘支撑为基础,进行手支撑、手膝跪姿训练。
依据儿童的不同发育情况,在肩部或髋部给予适当的扶助,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手膝跪姿后,将一些玩具放在孩子的侧前方,让孩子抓握。然后再进行爬行训练。还可以跪在孩子身后,用双手分别握住孩子的两踝关节,当孩子伸出右手时,将孩子的左腿向前推,当孩子向前伸出左手时,则将右腿向前推,通过反复训练。

6、跪立训练
应用于下肢伸肌痉挛,能提高骨盆对下肢的控制与协调能力,是成功站立和步行训练的基础。
在儿童的两腿间可以夹住枕头或其它物品。将躯干用双手支撑双侧髋部,或一只手抵住胸部,一只手托住臀部,反复上下移动躯干。
接着进行单腿跪、双腿跪立训练。儿童的髋部应保持支撑,使身体重心向跪侧下肢移动,使双腿跪立。继续进行另一侧的训练,反复练习。
桥式运动分为双桥运动和单桥运动,前者使儿童仰卧,双腿屈曲,为儿童伸髋、提臀,并保持双桥运动形式。前者使儿童单腿屈曲,另一腿伸直,为儿童伸髋、提臀,保持单桥动作。

7、站立训练
根据不同的发育情况进行相应的训练。
(1)练习站立稳定性,下蹲,提高膝关节、踝、肘、腕等关节弹性。
两腿分开,双手抱住孩子髋部,让孩子在稳定站立后,双手握住孩子双手,训练孩子下蹲、起和单腿站立,必要时给予帮助。
(2)适合走路时脚跟不着地、脚尖走路、两腿交叉的婴儿。
儿童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其足向小腿方向背屈,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较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8、走路训练
用来纠正不正常的姿势,促进宝宝学走路,同时缓解肌张力异常。
站立儿童正对着孩子,扶住双臂,首先在一侧施以牵拉力,使其下肢向前迈。再训练对侧,反复练习,也可以采用步车训练。>>>宝宝不会爬就一定是发育迟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