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喜欢眨眼睛怎么回事?对于孩子频繁性眨眼肯定会引来父母的关注,如何解决孩子频繁眨眼确实大难题。小鸿是9岁的时候开始出现频繁眨眼睛的情况,妈妈马上带他去看了眼科医生。医生说问题不大,开了眼药水,先回去观察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妈妈发现小鸿眨眼睛更厉害了,非常用力地眨,整张脸都皱成一团了。喉咙发出怪叫的声音,噘嘴、甩手的情况。
妈妈赶紧带去医院检查,这次小鸿被诊断出抽动症。随后的情况是小鸿的病情时好时坏,成都、重庆、泸州跑了很多家医院,断断续续治疗了3年。时间花了,钱花了,抽动症状反反复复……
现在小鸿已经12岁了,靠吃药治疗,妈妈感觉快控制不住了……经朋友介绍来到了我院。
景玉华主任发现小鸿不仅眨眼睛,还有喉咙发声、身体抽动,说脏话,摇头点头等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走出去还被人指指点点。
考虑到小鸿单靠药物治疗的现状,景玉华认为需要马上住院集中治疗,并制定了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
多学科综合治疗
01智能康复训练,如重复经颅磁,改善脑功能。
02物理康复训练,如行为训练、心理疏导。
03药物治疗,如盐酸硫必利、利培酮等。
04传统中医治疗,如经络埋植、推拿等。
治疗3周后,小鸿的抽动症状明显减少,偶尔有眨眼睛的情况。妈妈也非常高兴小鸿的变化。出院前,景玉华医生叮嘱小鸿定期复诊、注意饮食、休息,避免压力过重加剧抽动。
虽然小鸿的情况好转了,但他在治疗路上也暴露了2个问题,它们也是很多抽动症孩子一直不好转的原因。
小鸿治疗路上暴露的2个问题
-
孩子眨眼睛,看眼科无效后,一味地等待自愈。
当发现孩子眼部异常情况,第一反应是去看眼科,这样做是对的。但眼科治疗没有效果,并且情况有严重趋势时,我们家长就要考虑其他可能性了,其中,抽动症的概率比较大。
抽动症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2-21岁),是一种以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
抽动症的男女发病率为3-5
:1,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以5-10岁最为多见。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情况,但又有疑虑,可以在线测评一下,值班老师会为你提供专业的报告解读。同时,家长要注意一点:抽动症是不会自愈的。
★ 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方式,约有70%的孩子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 约有30%的孩子因为遗传、特殊的家庭、环境因素或伴有严重的强迫、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成为难治性抽动症,症状可持续到成年。
我院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快40的成年人前来看诊抽动症的。他5岁时出现眨眼,挤眼,因父母做生意忙,觉得是习惯问题,一直就未引起重视,未看诊,现在仍然有扭头,扭颈,异常大声,吭吭声,耸肩等症状。
因抽动严重导致现阶段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早日解决孩子的问题
2. 诊断抽动症后,治疗断断续续,且治疗方式单一。
治疗的连续性和治疗的方式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一旦没症状了就停药,是我们都有一个很习以为常的行为。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感冒,医生开了3天的要,吃了2天,感觉没问题了,就不吃了。
小感冒还好,遇上严重点了,反反复复拖一个月感冒还会发展成其他的。得不偿失啊!
常说的遵医嘱,停药或者增减药量是其中一个很严肃的考量,需要医生经过诊断评估才能下决定。由于抽动症病情的复杂性,单一的吃药效果有限。
比如,前面说到小鸿出门被人指指点点,这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久而久之,自卑、不想见人、内心压抑等会加剧孩子的抽动情况。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小鸿现在的抽动情况改善,也正是有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结果!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如:
★ 抽动症哪些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
★ 暑期筛查抽动症公益援助多少呢?
以上内容是关于我院9岁孩子频繁眨眼的案例叙述。关于孩子频繁眨眼睛是不是抽动症,眨眼睛去哪家医院治疗。建议家长尽量找儿童专科医院,专病转诊才能有效针对孩子生长发育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