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不流畅是口吃的一种表现,但并非所有的说话不流畅都是口吃。DavidWard在他的书《口吃与言语急促:理解与治疗的框架》中提到了“语流不畅,例如阻塞、延长、音位和部分词的重复,这被认为是口吃的特征,而较大单位的重复,尤其是词组的重复和词组的改变,则被认为是正常的语言障碍。”怎样辨别孩子是否“口吃”?希望以下信息可以帮助你。

怎样辨别孩子是否“口吃”?
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主任医师景玉华指出:如果孩子说话时出现下列症状,家长要当心了,孩子很可能是口吃:
反复使用一个音节词,孩子不断重复某一个词,例如:你你你你你叫什么;
例如,儿童会重复单词的某个部分,如:xixixi西瓜吃完了;
加长音由于迟疑而加长音,例如:不uuu…可以进来;
阻塞,例如:喝…牛奶;
伴随着过度肌肉紧张的发音。
口吃的儿童在说话时,也可能伴随着其他额外的症状,例如:
发出不相干的声音,例如讲话时清嗓子;
诸如眨眼和缩下巴等面部扭曲;
转动头,如转动头或点头;
活动肢体,如拍打大腿或握拳;
避免某些音,如遇到某些单词或单词时,尽量避开或改变;
由于逃避,减少说话,儿童口吃可能会通过回避而减少谈话,或者降低说话的复杂性;
避开社会场合;
隐藏自己的口吃。

孩子说话老是口吃怎么回事?
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发生口吃呢?什么因素会增加儿童发生口吃的危险性?
事实上,很多学者对口吃的成因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的认为是环境变化引起的,有的认为是父母教育方式的急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加重口吃,但并不能作为导致儿童口吃的基本因素。
口吃的主要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
1、遗传变异基因
我们会看到很多爷爷、爸爸和儿子都患有口吃,很多人会认为“口吃传三代”。是否真有口吃者在家族中遗传?
实际上,口吃与遗传有关,但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直接遗传口吃基因,而是在遗传过程中基因发生突变。遗传学上,导致口吃的基因突变有三种,分别是GNPT、GNPTG和NLT,这些基因的突变破坏了引导酶进入细胞溶酶体的目标部位的信号,从而表现出口吃的症状。

2、神经生理因素
但我们也会发现,并非所有口吃儿童都有口吃史。观看了《国王的演讲》,你就会知道一个口吃的人的样子——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为了最终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说,这位口吃王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地寻求医生的治疗。
此外,他的父亲乔治五世、哥哥爱德华八世,以及他的女儿,即今天的英国王后伊丽莎白二世,都没有发生口吃。另外一个导致口吃的常见因素是神经生理学因素,这与基因在遗传中的突变有关。
很多研究表明,儿童与非口吃儿童在神经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除了导致口吃的决定因素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可能增加口吃风险的因素,以便更好地判断儿童是否有口吃。

多项研究表明,这些情况对口吃的影响更大:
1、性别问题
调查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发生口吃。男性和女性的正常发病率为3:1到6:1。
2、家庭史
前面提到过,家族中有更多口吃病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口吃。
3、年龄
孩子一般出现的短暂口吃,会在两岁半左右开始显现。但是,如果儿童出现口吃的年龄是3岁半或者更晚,那么发生口吃的风险就更大。
4、存在其他语言障碍
如已有其他言语障碍症状,如言语表达能力发育较慢,言语含混不清等现象,则儿童发生口吃的风险较大。
上述生理因素是口吃的主要原因,而非一般人观点所认为的环境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压力和焦虑等)。但是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环境因素对口吃的影响可以被忽视。

虽然环境因素不能决定口吃,但是它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口吃现象。比方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口吃的现象而变得过于急躁,很可能会加大孩子说话的压力,从而导致孩子更严重的口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