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家的二宝,已经一岁半了还不太会说话,连基本的称呼还没学全,
只会叫妈妈、奶奶,其余全用“嗯、嗯”来表达,这让一家人非常着急。
正常来说,宝宝在一岁多时已经会说简单的短句了,为何堂哥家的宝宝却迟迟不会说话呢?
其实这跟家里人的教育方式有关,尤其是以下4点做错了!
不给宝宝说话机会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根本不用孩子说话,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但其实这种过于周到的照顾方式并不好,因为会给孩子传达一种误区,
那就是不用开口说话自己的需求就能被满足,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懒得说话了。
想要宝宝开口说话其实也不难,那就是给他说话的机会,让他去逐渐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
比如说你明明看懂了宝宝想喝水,但不要拿水杯给他,而是让他自己说出喝水的字眼。
当他先说出需求,需求才被满足的时候,他就会更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这样还用愁孩子不说话吗?

跟宝宝说话太少
宝宝学习说话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就是在模仿大人,
如果你家宝宝一直不肯开口说话,那可能是因为你跟他说的话太少了。
贾乃亮家的甜馨大家应该不陌生,参加节目时,那么小的年龄就风趣幽默,语言能力特别突出,
其实这主要得益于贾乃亮是“话唠”,甜馨的模仿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听到的话多了,自然会说的也更多了。
所以,如果想让宝宝多开口说话,那父母就一定要多跟他说话,
一遍遍重复一些简单的词汇让他模仿,这样有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提升。
重复宝宝错误发音
当宝宝刚开始学习说话时,会吐字不清晰,
比如说可能会把小老虎说成“小脑斧”、小狮子说成“小狮几”之类。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嘲笑宝宝,更不要重复他的错误发音,这样会让宝宝误解,从而强化这种错误发音,导致宝宝语言能力不提升反而退化。
当宝宝吐字不清晰的时候,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去纠正他的读音,不断重复正确读音,帮助他建立正确认知。

语言环境复杂
语言环境也会影响宝宝的说话时间,比如说一个家庭中有人说普通话,有人说方言,这种不同的语言氛围会让宝宝出现认知障碍,
分不清该学习哪种语言,所以干脆不开口说话了,所以当父母在教宝宝说话的时候,最好是统一语言,避免给宝宝造成混乱。
温馨提示:
有时候不是宝宝不说话,而是父母的做法阻碍了他说话,如果有父母犯了以上4条中的错误,快改正还来得及哦!
更多关于孩子语言发育的疑问,你可以在线咨询咱们的值班老师,获得更多针对性的建议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