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闭症青少年心理创伤,干预学新方法,费用低自己教?孩子逐渐长大入学步入青少年行列后我们要为之担心的不能仅局限在身体、自理等方面心理的健康更大程度的影响着孩子全方位的发展自闭症群体是普通孩子遭受不友善行为的1.5-3倍所有家长和老师都要未雨绸缪。近年来,针对自闭症少年儿童的心理创伤研究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尽管直到目前,对自闭症年轻群体中遭受心理创伤的人数比例还没有定论,甚至关于自闭症的青少年是否比普通青少年有更大的心理创伤还有着争议,毕竟目前除了Groden专为自闭症人士开发的《压力调查表》(The Stress SurveySchedule)3 以及《焦虑障碍访谈表家长和儿童报告》(AnxietyDisorders Interview Schedule-Parent and Child Report, ADIS-IV—C/P)4 被一些研究者推荐认为可能可以对这一特定人群的心理创伤程度进行较准确的推测,之外几乎没有能够适用于自闭症群体的创伤评估工具5。但是有智力障碍和发育障碍的青少年比起普通孩子,在校园、社区和家庭里遭受不友善对待的现象是其他孩子的1.5到3倍6。

1.自闭症少年儿童的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trauma)一般由一次或多次的打击造成,不但对个人的安全感威胁性大,还会削减个人应对日常挑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跟人的身体平时受伤一样,心理创伤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的创伤往往来自于一次或几次的小冲击,往往一段时间后能够抛诸脑后。中度的创伤会给人造成一些重复出现的症状比如社交焦虑或者自我怀疑。而重度创伤者则会遭受各方面功能衰退、被疾病长久侵扰、甚至生活道路也会因此被改变。此外,创伤也分急性慢性。急性心理创伤一般由一次创伤经历引起,而慢性则是由多次反复打击积累而形成。
实际上在青少年中,心理创伤并不罕见。比如根据美国的数据,百分之六十八的年轻人在他/她十六岁之前,都曾经多多少少经历过创伤事件,但仅仅有约百分之零点五的人被正式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不过,当反复多次被打击后,PTSD的诊断率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此外,百分之二十的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会在课业、情绪、肢体运动等能力上出现一定的困难。

2.自闭症群体更容易受到心理创伤
心理学家们也列出了如下的一些让自闭症人士更容易受到心理创伤的侵害的一些理由:
自闭症一些核心症状所引起的社交混淆、同伴排斥、孩子喜爱的一些举动被禁止(比如局限兴趣、重复刻板行为等)、孩子特殊的感觉敏感度(对光、噪音、特殊质地等),周而复始出现,就会启动创伤导向程序,最终形成可以诊断出的严重焦虑。
自闭症青少年普遍有自我情绪调节上的不足,这不但会让来自与创伤事件的压力感陡增带来外显的负面心理后果,同时还会造成情绪调节能力的进一步损伤,出现行为和情绪爆发。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致使青少年越来越没法借助他人的力量帮助应付未来生活中的压力和创伤。
心理上形成了创伤之后,由于自闭症青少年在社会认知上的不灵活和缺乏某些目标计划和执行能力,非但难以有效应对创伤,还有可能因为非黑即白的思维从而难以将自己的关注点从负面现象上移开,使心理创伤不能顺利平复。西方和日本的研究发现,经常被同学捉弄的自闭症青少年,其自杀念头或自杀企图比其他青少年多甚至三倍。
更悲哀的是,当自闭症人士遭遇一些创伤性事件之后,有时甚至会雪上加霜地遭到人身攻击,被实施伤害者或者旁观者指为——就是因为他/她有自闭症,精神状态不正常,才自己招致了这些伤害。这种歧视给当事人带来了深深的绝望。

3.自闭症与PTSD
当然,更多的自闭症青少年及其照顾者所面临的困境是:绝大部分时候,一位自闭症青少年的行为表现到底是自闭症症状还是遭遇了心理创伤后的应激反应,是较难以判断分明的。下面这个学者和临床心理学家给出的图示清楚地说明了自闭症症状和PTSD症状的诸多重叠:

4.评估孩子是否有心理创伤
面对自闭症青少年的心理创伤评定工具缺乏的现实,目前专业人士倡导,在评估孩子是否有心理创伤时:
不但要听取家长报告、还要听取孩子自己的描述报告和其他相关人等的报告。给孩子充分的机会用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进行描述,除了口述,还可以允许孩子用符号卡、玩偶,可以观察孩子玩自己从家带来的熟悉的玩具,还可以选择一些带感知觉刺激的表达媒介如彩泥、沙等。注意提问方式和语言,比如尽量少用比喻、利用视觉提示等。

5.西安儿科医院自闭症研究中心专家总结:

关注自闭症青少年心理创伤,干预学新方法,费用低自己教?总之,近年来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年轻的自闭症人群的精神心理问题,多个研究也已经出具了确切数字表明,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士除了自闭症还患有焦虑症这一共病。可是虽然人们也同时意识到了自闭症人群在心理创伤上可能具有的高风险,但自闭症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评估和干预方面都还没有非常有说服力的体系和方法问世,这也导致相关人士这方面的意识不足。据去年的一项大样本研究表明,在美国,只有约十分之一的自闭症青少年的干预者为其服务对象做过心理创伤的初步筛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青少年中,亚裔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主动求助比例跟其他族裔相比要小得多,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文化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对中国的自闭症家庭及孩子的服务人员也是一个提醒。我们要密切观察孩子、通过多种线索去捕捉自闭症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创伤迹象,才能及早给与孩子针对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Hoover, D. W. (2015). The effects ofpsychological trauma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researchreview. Review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3),287-299.
2. Copeland, W. E., Shanahan, L., Hinesley, J.,Chan, R. F., Aberg, K. A., Fairbank, J. A., ... & Costello, E. J. (2018).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trauma exposure with adult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functional outcomes. JAMA network open, 1(7),e184493-e184493.
3. Copeland, W. E., Shanahan, L., Hinesley, J.,Chan, R. F., Aberg, K. A., Fairbank, J. A., ... & Costello, E. J. (2018).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trauma exposure with adult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functional outcomes. JAMA network open, 1(7),e184493-e184493.
4. Silverman, W. K., & Nelles, W. B. (1988).The anxiety disorders interview schedule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the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7(6),772-778.
5. Kerns, C. M., Berkowitz, S. J., Moskowitz, L.J., Drahota, A., Lerner, M. D., Usual Care for Autism Study (UCAS) Consortium,& Newschaffer, C. J. (2020).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of trauma-relatedsymptoms in youth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ong community providers inthe United States. Autism, 24(2), 515-525.
6. Kerns, C. M., Newschaffer, C. J., & Berkowitz, S. J. (2015).Traumatic childhood events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ournal of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5(11), 3475-3486.
7. Mayes, S. D., Gorman, A. A., Hillwig-Garcia,J., & Syed, E. (2013). Suicide ideation and attempts in children withautism.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7(1),109-119.
8. Mikami, K., Onishi, Y., & Matsumoto, H.(2014). Attempted suicide of an adolescent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in Medicine, 47(3),263-271.
9. Carbajal, J., & Praetorius, R. T. (2020).How does autism affect the processing of child sexual abuse trauma?. Journalof human services: trai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5(1).
10.Stavropoulos, K. K. M. (2018). Retrieved from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neuroscience-in-translation/201810/autism-and-ptsd-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
11.Earl, R.K., Peterson, J. L., Wallace, E. F.,Ma, R., Pepper, M., & Haidar, G. (2017). Retrieved fromhttps://tfcbt.org/wp-content/uploads/2019/05/Bernier-Lab-UW-Trauma-and-ASD-Reference-Guide-201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