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自闭症康复医院,自闭症的表现症状都有哪些?大家不停地指指点点,就像看着一头‘怪物’一样,围观着我的自闭症弟弟。我的手微微颤抖着,眼眶的视野如同置身雾气之中,我只好低着头抿着唇紧紧地攥着弟弟的手……
上海庄行学校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命题作业——《心愿》。
不少同学描绘了自己远大的理想,而13岁初一学生许翔,写的却是一次跟自闭症弟弟出门的“丢脸”经历——

01、带自闭症表弟出门的“丢脸”经历
每个人都有心愿,但我的有些与众不同。
我的弟弟是一个漂亮的小男孩,与我年纪相仿,有着一双明亮清澈的双眸,却不愿与我们对视;有着泉水般悦耳动听的声音,却不肯与我们交流;他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却总让我觉得遥不可及。
2017年8月4号,我牵着弟弟温暖的小手,跟着姑姑迎着晨曦的清光,走向南湖市政机关参加爱心活动。

出门后,弟弟情绪较为亢奋,蹦蹦跳跳无人能阻拦,很快把我们甩到了身后。
在机关门口,一位小女孩的手里拿着刚剥好的棒棒糖,被眼尖的弟弟看到后,他毫不犹豫地一把夺过来塞进嘴巴里。
小女孩瞬间嚎啕大哭,女孩妈妈很生气,指责弟弟说:“谁家孩子,这么没有教养,这么大了还抢别人东西?大人不教的吗?”
姑姑和我三步并作两步赶紧跑过去,强制抓住弟弟的手不让他为所欲为,弟弟却焦躁不安地大哭大闹起来。 姑姑羞愧地哽咽着,不停地道歉并解释。
可小女孩的妈妈始终用诧异和厌恶的眼光看着弟弟,满眼都是嫌弃。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不停地指指点点就像看着一头“怪物”一样。
我的手微微颤抖着,眼眶的视野如同置身雾气之中,我只好低着头抿着唇紧紧地攥着弟弟的手。

突然,人群中站出了一个人帮我们解围,她像宇宙星辰一样,瞬间照亮了我们,明媚地走到我们身边,轻轻牵起弟弟的手,大声说道:“这位妈妈真对不起,他们是我们今天邀请过来参加关注自闭症儿童成长爱心活动的嘉宾,我向您真诚地道歉,这是一个自闭症孩子,让他们学习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可能很难很慢,希望您不要再指责他们了。
是的,我的弟弟就是一位自闭症孩子,世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
当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时,他们要做的,不是跪下,而是躺下,躺下来是要为他架座桥,让他们的孩子从自己的身上走到另一端……
他们是如此艰难,希望大家能够关爱身边的自闭症患者。 真希望有一天社会能够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能用感恩的态度躺下,去真正为每一个人也为自己搭建这些桥梁。”
他们从小就跟我们不一样,他们会无缘无故地跳来跳去,他们会对着空气大吼大叫,他们还经常会喜怒无常,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排挤和异样目光中。

我每次参加爱心活动总看着他们笑意盈盈的眼睛,默默想着: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关爱他们的行动中,因为他们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孤独闪烁着,多么需要前方有一道光划破云雾照亮前方,让他们再次点燃希望和力量。
我的心愿就是希望大家力所能及地参加志愿者活动,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一份爱去陪伴和关爱“星星的孩子”。 星途路上,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同行。
有删减
这篇真实经历的文章感动了老师,还被推荐发表在2020年7月7日的上海市的奉贤报上。直到上个月,家住浙江嘉兴的匡匡妈才在弟媳的转发下看到,读完之后,匡匡妈泪流不止。
侄子写出了她十余年的真实经历,也写出了她的心声。带自闭症娃出门,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他们的异常举动,常常会让我们陷入尴尬甚至无助的处境。究竟要不要把他们带出去?怎么带?匡匡妈探索了10年。
02、自闭症家庭如何带娃走出家门?
侄子写的这事发生在2017年,没想到都过了3年,他还记在心里。小女孩被匡匡抢了糖果大哭时,我紧张得只顾解释道歉,没注意到当时9岁的侄子也很无助、很不知所措——“只好低着头抿着唇紧紧地攥着弟弟”。
带自闭症孩子出门,他们总能让你会经历各种想象不到尴尬的瞬间,突然抢别人东西,无缘无故的尖叫、傻笑或大哭,年纪不小了还在尿裤子,突然跑没影……

曾经,我带着匡匡一起摆地摊,一眼看不住,他就会随手拿别的摊主的东西,我就只能不停道歉。
匡匡跟妈妈一起摆地摊,有一次,匡匡在我旁边自顾自玩,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指着匡匡跟自己妈妈说:“妈妈,这个孩子是个傻子。”
我没有办法去形容当时的心碎,眼泪一直在往下掉。 我很想跟那个妈妈解释,自闭症的孩子不是傻子,他们只是不懂怎样跟人交流而已。 这些话最终没有说出口。
即便会受伤,会尴尬,会被误解,甚至被说没家教或脑子有问题,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带孩子走出家门,以后他才可能学着自己走入社会。 1滞留家中的自闭症孩子

匡匡6个月时,很爱笑。匡匡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症状典型,1岁9个月就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倾向”。当时,我和匡匡爸跑遍了嘉兴,也找不到可以训练这么小孩子的机构。
最终,丈夫辞职带娃,但匡匡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3岁时,仍然不会说话、不会咀嚼,不会表达需求,夜里两点准时醒来哭闹,大小便更是完全控制不住,每隔15分钟就尿一次裤子……
我被折磨得几近崩溃,不得不辞去工作,和匡匡爸交换了角色,由我带着匡匡去机构。
匡匡不仅仅是自闭症兼患智力障碍和多动,在医院做韦氏智力测试时,只得到50分左右。
也许是没找到合适的方法,在机构里,他总是最不配合、最让人无计可施的自闭症孩子,前后负责带他训练的特教康复老师都迫于压力而辞职了。
匡匡4岁时,丈夫和我提出了离婚,也许他终究还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我没多想爽快同意了。
我自己也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匡匡6岁前,我在他身上看不到半点希望。可每当看着儿子的笑脸,抱着他小小的身体,我又重新有了力量,我是儿子人生最后的希望。
他未来可以成长为怎样的人?匡匡真的只能待在家里吗?
普通家庭有了一个低功能的自闭症孩子该怎么教?我不知道最佳答案是什么,但我想,不管如何,首先他要学会照顾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的吃喝拉撒,能独立出行。

2目标就是让儿子生活自理,独立出行 匡匡6岁时去了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念书,课程安排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体育,音乐,画画等。
我不求儿子有成就,也放低了学业要求,当时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我离开之前,让他学会生活自理,起码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吃喝拉撒,能够独立出行。
为了培养匡匡的生活自理能力,我特意和学校提出申请:让匡匡只上午去上学,下午我给他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就是日常活动,如穿衣、叠被、做饭。
教学周期以年为单位展开,日日坚持。匡匡6岁,我就开始教他炒菜了,匡匡对声音比较敏感,特别害怕油烟机和炒菜的“滋滋滋”声音,连厨房都不愿进。
但我知道他喜欢玩水,就尝试先让他学习帮忙洗菜,慢慢适应厨房的环境,在一点点靠近灶台,在他害怕时,陪着他抓着他的手教他炒菜。
现在,曾经抗拒厨房的匡匡已经爱上做饭,每天的饭都是他来做,我在旁辅助了。对于他害怕抗拒的事情,我会始陪着他,给足他安全感,直到他适应;

对于他不会做的事情,我就一遍又一遍重复,我相信总有一天能把他教会。很多人认为自闭症孩子能力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适合外出泛化融合。
但对于匡匡,我是直接以生活为学习课堂,一直让他在真实的社交场景中演练。我认为自闭症孩子也一定要走出家门,起码他要学会花钱,学会买菜吧。
所以生活中的任何事,我都会带上儿子一起完成,例如去银行取钱,如果单独去做,我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匡匡没有机会体验了,他就少了一次学习机会。表哥和匡匡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每年暑假,他都会从上海过来陪匡匡玩耍,因为匡匡他对自闭症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愿意力所能及地参与志愿者活动,提供帮助。
而独立出行训练的第一站,我选择了超市。首先,超市人流量很大,各式各样的顾客都有,可以提供集体环境。
其次,其实超市购物不需要和其他人有太多交流,适合当时沟通能力不足的匡匡。一开始,我是让他陪我去超市,向他示范和讲解,如何在超市购物,让他熟悉流程;
随后,我就尝试让他辨认商品,他上午上学时,我就提前先跑趟超市,给要买的东西拍张照,下午再让他对着照片,寻找要买的商品;

待他收悉购物流程后,撤出胶片提示,直接让他去买东西。而我从陪在他身边,到跟在他身后,最后到撤到收银台等他。
这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但让匡匡配合太难。自闭症孩子普遍缺乏规则意识,讨厌等待,排队结账这件事就学了快两年,他要么会直接跑到最前面旁若无人地插队,要么就会扔下商品跑没影了。
我只能紧跟着他,拉着他,重复和他灌输社会规则。带着孩子出门,尤其是孩子能力较弱,和同龄人差距明显,有时会受到其他人的指指点点和白眼。
经历得多了,我也就能尽量忽略了。令我感动的是大部分人还是很宽容很善意的,解释之后愿意包容匡匡的一些不恰当行为。
在一次又一次的解释之中,这也让我变得坚强了,我更放得开自己,更能坦然接受孩子的自闭症了。这让我更加专注于提升匡匡能力上。
6岁之前,我在儿子身上看不到半点希望。10年干预,我现在真切地觉得儿子长大了。

他现在又乖又听话,可以帮我做家务,做饭洗衣都他负责。我的弟弟弟媳从上海过来,也是他招待的,看着他在厨房忙来忙去,我侄子还开玩笑说,“你长大了来我们家做饭就行!”
因为多动,匡匡学习了很多运动,现在还成了运动健将,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花样跳绳、滑板车、骑独轮车......。疫情期间,匡匡参加了全国线上残疾人跳绳比赛,取得了花式跳绳比赛银牌!
匡匡现在也会很多手工,比如十字绣和编绳。自闭症孩子也可以很优秀,未来也会有各种可能,他们需要合适的教养,需要家长日复一日地坚持,更需要社会和理解和支持。
以上是关于“西安自闭症康复医院,自闭症的表现症状都有哪些”的内容。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举止有些奇怪的孩子,请不要惊讶,也许那就是一个自闭症谱系孩子正学着走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