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8年美国人健康与人类服务体育运动指南》所指,有氧运动对人整个生命周期都有积极作用,且对临床多种疾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有改善作用。有研究证实,有氧运动对儿童和老年人认知和脑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甚至超过药物。我相信,运动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促进和改善情绪一定有积极效果。
最近几年,日本开展自闭症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获益匪浅,启示颇多。日方将运动康复作为自闭症干预的主要策略或是理念之一,甚至可以说深入其骨髓。总在运动馆、室外操场、公园、市郊、田野等地积极而大量地开展自闭症孩子的运动训练,而且不拘形式、不拘一格、不搞过度结构化方式、结合和激发孩子的兴趣、愉悦感,激励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孩子们的参与意识,西安自闭症康复机构排名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运动与玩耍的快乐。

现场观察发现,原来自闭症孩子们也会在运动和游戏中体验到快乐、控制情绪、发挥参与团体活动的动机、进而相互模仿和合作。户外运动和游戏原本就是儿童们的本能行为,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更多是让他们在室内没完没了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训练,甚少到户外阳光下进行游戏活动。还给自闭症孩子们阳光与旷野、无拘无束地撒欢奔跑、恣意地上蹿下跳运动起来,该是多么重要的体验呢,这对童年期自闭症尤为重要。
自闭症孩子的运动训练什么时候都不会晚。西安自闭症康复机构排名但须予以引导、指导和共同参与。不一定非得是体育课专职老师,治疗师、父母、亲朋好友均可扮演指导者角色,且需坚持不懈。如下细节你需注意。
1. 大致评估判断一下自闭症的运动发育水平,如用MABC-2评定。这是评价他们运动效果的重要参考。
2. 要用自闭症能够理解的方式传递简单信息。如简单的指令结合形体动作引导。做操时指导者喊举起胳膊的同时,示范举起自己的胳膊。如果孩子举起胳膊的程度和范式不够标准要求,说明他们没明白胳膊要举到什么程度、手和肘关节抬到什么程度。则须进一步告知把手伸到最高,去摸顶棚诸如此类提示。
3. 判定孩子能够做到哪个程度。一定记住小步、小节奏理念,勿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结合每个孩子的能力水平,每次一小步基础上,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和愉悦,积少成多,才能挑战难度更大的运动。
4. 细致察觉孩子的感受与体验。自闭症孩子会有各种感知觉异常问题。若不考虑到他们的这些特性,运动训练则无法顺利展开。例如指导者突然大喊下指令、让孩子们换穿不喜欢的运动服、运动教具让孩子感到不适(我看到过一个ASD孩子极讨厌篮球表面的麻糙感)、抛掷球速度过快、场馆灯光过于刺眼等。指导者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5. 用可视的目标示范指令。照本宣科式的指导,或是频繁口头指令自闭症孩子费解,消弱他们的参与动机。因此,须充分利用ASD孩子视觉观察特长,分解动作任务,将连续动作分解为若干可视动作,制定成直接动作目标,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和模仿。
6. 灵活运用动态系统方法。动态系统方法(dynamic systems approach)早先较多用于残障人士康复。关注点在于,孩子通过运动训练、过程,即时产生了什么效果。并随时调整儿童、运动环境以及运动任务三要素间的关系。
7. 避免消耗于无效的运动。因ASD孩子不擅掌握运动技巧,无端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于无效运动,从而降低其运动动机。西安自闭症康复机构排名因此指导者须分解动作,明示动作的意图和目的是什么,在其理解的基础上遵从小步、小节奏原则,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