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药物的副作用问题是很多家长心里的一道
“坎”,一直以来,大家对药物都持有“怀疑”态度:感冒吃药犯困?胃疼吃药反胃?高血压吃药牙疼?……多动症吃药影响生长,影响食欲,影响睡眠?关于治疗多动症,我们举个例子,100个“多动症孩子”家长听从医生的建议考虑用药,一想到副作用,吓退一批;50个家长咬咬牙决定接受药物治疗,一吃药,发现孩子恶心头疼,食欲不振、入睡困难,又吓退一批,最后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那么,面对多动症药物的副作用,家长该如何应对?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治疗多动症的副作用
药物副作用听起来很“可怕”,其实不然。所谓副作用,指的是在正常剂量下,伴随药物治疗作用而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它是属于药物的固有效应,我们对于它的恐惧往往来源于想象,了解它,应对它,然后你就会发现,哼哼,也就那么回事儿~
2、治疗多动症的药有副作用,是不是就不能吃?
存在副作用并不代表药物是“不好的”、“不安全的”或者“不合适的”,因为即使是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也可能会有一些存在于疗效之外的副作用。说明书上这么多副作用,是不是代表这个药特别不安全呀?说明书上标识的不良反应只是在临床试验中被发现的、有一定概率发生的事件,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出现。
我家孩子用药后吃不好、睡不好,是不是会一直这样下去?不同孩子对多动症药物副作用的敏感性和持续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副作用可能发生在药物起作用时或药效过后,有时副作用会持续几天以上,从轻微到严重不等。
但家长们无需过分紧张,这些副作用通常是短期的,在多动症孩子开始使用药物治疗的头几周表现较为明显,这时候孩子的身体还未完全适应药物,服药一段时间后,这些副作用可能会逐渐消失或者可以加以控制。

3、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副作用大吗?
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不在少数,什么哌甲酯、托莫西汀、可乐定……目前,国内一线用药主要就2种:兴奋剂(盐酸哌甲酯)和非兴奋剂(盐酸托莫西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睡眠问题、食欲下降、体重下降、头晕头痛、恶心反胃、情绪突变等等。
多动症药物副作用:食欲不振
“俗话说 ‘过个门槛吃三碗’,孩子处在生长发育期间消耗量大,但服药后孩子吃饭经常吃两口就不想吃了,这怎么长身体啊?”确实,儿童需要健康、均衡的饮食。当药物发挥作用时,可能会导致多动症孩子饥饿感减少或食欲不振。
建议:
调整服药时间,比如改成餐后服药;
调整进餐时间,如推迟晚餐;
根据患儿偏好,少食多餐,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孩子喜欢而又健康的食物,鼓励孩子饿了就吃;
辅助一些促消化,增进食欲的药物,如B族维生素;
降低药物使用剂量,或换用不同的药物;
此外,对于一些异常矮小的患儿,则需要进行医学干预。
多动症药物副作用:恶心头痛
孩子服药后总说恶心,十分抵触吃药,该怎么办呢?当多动症孩子刚开始服用药物时,他们可能会有轻微的头痛、恶心、胃部不适等,随着孩子身体对药物的逐渐适应,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几天或几周后消失。在此期间,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服药,从而将恶心头痛的不适感降到最低。
多动症药物副作用:情绪突变
服药后,孩子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得?当多动症药效过后,一些“A娃”可能会胡思乱想,出现悲伤、易怒、暴躁等情绪突变的情况。
建议:
消耗精力:通过一些活动、锻炼来消耗孩子过剩的精力,有助于调节他们的情绪;
暂时降低剂量或停药:2018年NICE指南指出,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急性精神病或躁狂发作时,应立即停用多动症治疗药物;
若未获改善,应考虑另一疾病的诊断并使用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

多动症药物副作用:失眠
“孩子本来晚上睡觉就够闹腾,服用兴奋剂药物之后,会不失眠会睡不着觉啊?”高达50%的多动症儿童存在睡眠困难,药物对睡眠也有影响,所以,失眠既可能是多动症本身的伴随问题,也可能因为药物引起。
建议:
观察等待:兴奋剂导致的失眠通常在1~2个月后会自行减弱;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入睡前让孩子远离游戏、手机或电脑等;
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如避免晚上用药,或根据孩子的服药时间适当调整就寝时间;
释放压力:孩子放学后可以进行一些活动,适当摆脱烦恼和压力;
换用另一种剂型:同种兴奋剂的不同剂型对睡眠的影响可能不同,如速效片和缓释片;
辅助药物治疗:添加褪黑素。
如果仍存在问题的话,要积极就诊,获取专业的医学干预。

恰当的药物治疗对多动症孩子的症状会有很大改善。对大多数“A娃”来说,药物治疗的好处远大于潜在的副作用,我们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正确认识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寻求专业机构和医生的指导与建议,了解和实施针对这些副作用的应对策略,帮助孩子改善在服药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感。如果您还想了解【多动症治疗方法】【多动症治疗费用】【获取快速预约挂号通道】,不妨点击【在线咨询】儿科专家,我们的儿科专家将会根据您孩子的具体情况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