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成长表,都遵循自己独特的成长规律。我家就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宝贝,有一句老话叫贵人语迟。我家小主那可不是一般的贵人,居然三岁才说话。而且好不容易开口了,开始时结巴现象还比较严重,当时让我操碎了心,这让一直以来以伶牙俐齿著称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几乎是追溯了自己合好他爹祖宗八辈却都没有找到口吃的基因。那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孩子口吃结巴应该怎么办?
我当时很着急,随意翻阅了很多医学类的书籍,才知道,原来两到三岁的小孩一般会出现生理性口吃的现象。这个阶段因为孩子的语言发育中枢不完善,导致语速达不到思维的速度,所以会造成口吃。而且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说话比较快,孩子想跟上家长的语速又跟不上,或者是想说的词想不起来就会出现结巴的现象。
回想起我自己平时说话确实存在语速过快的毛病,终于算找到了原因。当时虽然还不能完全放心,但在科学理论的支撑下,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不强化孩子的口吃
家里所有人都很注意不在孩子面前提到口吃,结巴等词汇,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做到不打断不打扰,尽量不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什么问题。记得有一次带孩子在小区里玩一个小朋友出于恶作剧的心理,模仿我们孩子结巴的语气。当时我快速的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并带着孩子马上离开,孩子口吃结巴应该怎么办?力图不给孩子造成任何消极的影响。
二:大人说话的时候语速要放慢
当时也是全家人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说话和我的在孩子面前彼此交流的时候,都注意放慢语速。
三:加入一些人为的引导
因为在孩子超过三岁半的时候,结巴的现象一直还没有好转,所以我开始加入了一些人为的引导。比如说我会告诉孩子宝贝不着急,想好了再说,告诉孩子慢慢说话。而且当孩子又犯结巴的时候呢,我会放慢语速重复一遍,他的话再让孩子完整的复述学我说话的样子,而等孩子正确模仿之后呢,又给予非常及时的鼓励。
就这样,我们采取淡化消极影响的方式,也同时坚守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要戒除家长的这种提前的焦虑的这种信念。所以终于在孩子四岁多的时候,突然有一段时间发现孩子的说话正常了。而且一直到今天,孩子在没有放过结巴的毛病,语言表达能力迅猛,发展语言连贯。
全家人欣喜万分,也同时感叹生命的神奇。孩子口吃结巴应该怎么办?通过这个例子,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世间其实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
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掌握教育自己孩子的主导权,因为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父母读懂了自己的孩子,才能用自己对孩子的了解,结合他人的参考方案,找寻到最优解。因此,父母要做孩子教育的有心人,对于父母来说,你有多用心教育就会有多成功。